第(2/3)页 周瑜与孙策乃是同龄,同龄人之间不存在代沟的问题,什么话题都能有共同点。孙策自己是没有办法,所以年纪轻轻的就要出来闯荡出一番事业,他若不怎么做,家中的弟妹老母就会遭人欺辱。 周瑜不一样,周家乃是庐江大家名声赫赫,就算周瑜有心想要出来辅佐孙策,周家的人定然不会让周瑜这么早就入世,能在周瑜弱冠之龄让周瑜在这浮屠乱世中闯荡的话,就已经是周家大度,周瑜乃是周家的麒麟儿,若没有把握,他们岂敢让周瑜出去闯荡。 至于其他的名士,孙策就没有什么打算,基本现在稍微有名气的,要不是去投靠了袁术,要么就是去拜在刘表门上,南方这边的名士,没剩下几个了,剩下的几人都在待价而沽,如何能看的他上孙策。 千挑万选,周瑜为孙策选了张昭与张纮二人,这二人的确有本事,也是最难招揽,但同时也是最为容易招揽的。 至于要如何招揽这二人,周瑜心中也没有数,也不晓得该叫孙策如何去做,这一切全靠孙策他自己到底能付出多少的真心。 打动这两个不为名利所动又富有能力的老家伙! 前往徐州,孙策并没有隐瞒,而是堂堂正正的去,就如同他的为人一样,堂堂正正不带丝毫的做作。 他不惧任何的人的猜疑,就算是准备投靠的袁术,他也丝毫不惧! 孙策前往徐州的消息传入袁术的耳边中,得知孙策欲要请是张昭与张纮二人出山助他,袁术一笑带过,并没有多么的重视。 杨弘、阎象二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力劝袁术趁这个机会干掉孙策,免得日后有大患。 就连袁术手下的大将纪灵也来劝袁术趁这个机会干掉孙策。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上下的意思都是要袁术动手杀了孙策,就算如此,袁术也是无动于衷,最终忍受不了他们的喋喋不休的建议,回了一句:“孙文台在世,我尚能压孙文台抬不起头,孙策这小儿我又何惧之有!况且,我若杀了孙策,当初孙文台的部曲会作何想!你们会作何想!” 一句话,让所有的人都闭上了嘴,杨弘与阎象二人心中既感到失望,又感到欣慰。 失望的是,袁术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干掉孙策,欣慰的是袁术有情有义,只是性子高傲了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