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术此次聚兵三万,以麾下大将张勋、桥蕤、纪灵、吴景、袁胤、陈兰、雷薄为主将,各领数千兵马,分七路进击下邳。可谓大军压境,来势汹汹,徐州上下,人心惶惶……” 马悍边听边算,三万人,七路兵马,每路少则三千,多则五千,随便哪一路都抵得上吕布全部兵力……七比一啊,如此优势,连围城战都可以打了,更别说野战。 糜芳打了个寒噤,面露惧色:“对吕布而言,此战之凶险,怕是更甚与曹操争夺兖州之战啊!依我看,这徐州很快就要姓袁了……” 马悍笑笑,他可不这么看,他关注兵力,但更注重战力。吕布军虽少,但这两年一直与曹军厮咬,双方都是越战越强。虽然最后吕布败了,但很大程度上,是决策失误,而非战之罪。而袁术的军队呢? 马悍的印象里,袁术的扬州军在三国各路诸侯军队里,一直上不了台面,而且几乎找不出一个名将,唯一能称得上猛将的,只有一个纪灵。将不行,兵不行,光人多有什么用?袁谭的兵马不也是七倍于太史慈,结果又如何? 此外,更让马悍不可理解的是——为什么要来个七路合击? 这种分兵合击战术,最好是在广阔大平原,而且骑兵要足够多,方能收四面合围、天罗地网之效。偏偏这里是河流纵横、山多路险的淮南,而且袁术的兵马中,骑兵不到一成……真不知道是哪个脑抽的出的馊主意,更令人无语的是袁术还采纳了。 如果换成是马悍,直接把大军攥成拳头硬打过去,你吕布接是不接?不接,我直取下邳,端了你的老巢;接了,这重击足以令你吐血。 好好的拳头不用,反而叉开五指……小心吕布把你的指头给板断喽。 糜竹见马悍面露冷笑,以为他也认定吕布熬不过这一关,便将最后一个情况报出:“不过此次吕布倒找了一个好帮手,若运用得宜,或许尚有一丝生机。” 马悍颇感兴趣:“哦,是那一位?” “不是一位,是三位。”糜竹伸出三根指头,向南一指,“便是困顿于海西的刘、关、张三兄弟。”(未完待续。。) ... ... </br>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