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桑国忠的选择-《一人执宋》
第(2/3)页
姜胤口中的舆论,在大宋,被称为民心。
“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此言被史官奉为经典,历朝代为皇帝者,都对这句话烂熟于心。
这也是帝王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的重要,民心所向,自然能安稳天下,若是民心动荡,那皇权很有可能将会不保。
而姜胤口口声声说要掌握舆论,这在杨久书眼中,已经无异于说是要掌控天下民心了。
正当杨久书还在因为刚刚姜胤的话而愣神的时候,广德门前生了一阵骚动,这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只见一队身穿麒麟袍的御前太监从广德门缓缓走了出来,为的那名老太监缕了缕绣袍,从怀中掏出一面金黄之物,竟是一张圣旨。
跪在广德门前的那些士子们激动万分,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行为真的能够直达天听,受到皇帝的重视,这一刻,那种荣耀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牺牲全都值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子监有受报纸蛊惑者三百零八人,跪坐于广德门前,置朕威仪于不顾,听信谗言,矫枉过正,本应杖毙于城门之下,但朕念及无知,不予责惩,当及时勉励,莫若听信,以讹传讹,钦此~”
老太监尖细的声音如同夜枭一般,但是在场的众人皆没有一个敢打断他的话。
陛下已经下旨了,这是实打实的审判,尤其是那句本应杖毙于城门之下,更是让后面的三百多名士子脸色苍白。
“你们还楞在这里做甚?仅仅偏听那报纸上的一面之词,就敢怀疑当今圣上?如今陛下宅心仁厚,不予怪罪,你们离去!”老太监斥责了一声。
顿时,后面跪着那三百名士子有些跪不住了,有几个悄悄站起身,退了出去。
这一退可以说是掀开了热潮,本来大多数跪着的士子全都站了起来,迅朝人群中退去,仿佛从未集结过一般。
皇帝的威严大过天,即便是报纸已经给出了确凿的证据,普通人依旧不敢直面皇权。
三百零八名士子,一眨眼的功夫,跑的还剩八个人,其中七个,都是桑国忠从国子监中拉来的最为赞同的同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