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六十九章·新家(上)-《虎妻兔相公》


    第(3/3)页

    乡里的风俗,如果不是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谁家也不会舍得让自家的儿子像女人一样“嫁”到女方家去的,那简直是有辱门庭的一件事,会被乡邻戳脊梁骨的。而且,这几年正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除了那好吃懒做的,只要是勤快一些的人家都有一口能多养一个人的余粮。且殷老爷一生勤俭,最看不得的就是那好吃懒做之人。因此,三姑娘(毋宁说是殷老爷)的选择余地就小了很多。

    不巧的是,三姑娘的继母,殷老爷的第二个妻子此时又忽然染病暴亡。按照乡规,三姑娘至少要守孝一年后才能谈婚论嫁。

    殷老爷的原配,即三姑娘的亲生母亲,在三姑娘才一周岁时就死于流产。这继母来到殷家后,也一直处于怀孕、生子或流产的状态下。乡亲们都在私底下偷偷的说,这两个女人全都是被殷老爷那固执的求子愿望给害死的。

    谁也不知道殷老爷有没有后悔过自己的求子心切,只知道自从第二个妻子死了之后,他便渐渐地显出老态来。

    殷老爷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已经来日无多。他的心事也不再是没有儿子,而是这可怜的三姑娘。

    如果他走了,三姑娘的终生要依靠谁?

    于是,他开始愧疚又急切地为三姑娘安排亲事。只是,老天爷总是喜欢逆着人的心意行事。几年前,不想嫁三姑娘,偏偏上门提亲的多如过江之鲫。如今三姑娘想出嫁了,反而没了合适的人选。

    阻碍殷老爷实现愿望的原因,除了这殷家虽然算是一个富户,却还没有富有到会让男人甘愿上门做倒插门女婿的程度外,三姑娘本人也是原因之一。

    早年间,在两个姐姐陆续出嫁之后,三姑娘在父亲的指导下撑起了殷家的内务,那时候虽说能干,倒底还有着几份小姑娘的羞涩。如今这几年,随着父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对外的事情也渐渐地落在了她的肩头。她竟锻炼得比男子还有气势。

    从小,三姑娘看着父亲执着于要一个儿子,心下便有三分不服。后来掌管了家事,那心气儿更是一节高似一节,竟像再也不肯做女儿了似的,有时连女装都不肯穿的。只因殷老爷到底心里有愧,且这偌大的家业没个强硬的手段也治理不了,便对三姑娘难免有些纵容。只是,这样一来,不禁让四乡八镇的男人们都有些望而生畏,不敢上门提亲了。

    谁不想娶个柔顺的娇妻?上门女婿本就已经低人一等,若妻子是个好脾气的,那妻家也就等于是自己的家,恐怕日子还好过一些。若是个像三姑娘这样个性强硬似男儿的……只怕日后永远没个翻身之日了。因此,就算是自己有意的,在亲友这一分析解释下,那些男人们也都纷纷打起退堂鼓。

    这一来,三姑娘虽不在意,殷老爷却上了火。到底是有些年纪的人,这心头一烦躁,又加上时节变换,那旧日的沉苛便更加沉重起来,没几个月,竟然撒手西去。那日,离三姑娘满二十三岁生日还差一个月零九天。

    这一来,三姑娘虽不在意,殷老爷却上了火。到底是有些年纪的人,这心头一烦躁,又加上时节变换,那旧日的沉苛便更加沉重起来,没几个月,竟然撒手西去。那日,离三姑娘满二十三岁生日还差一个月零九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