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来了,抓紧-《钟爱之国》
第(2/3)页
除了天赋异禀,不能解释一个可能从来没上过高空悬崖的人,是如何克服高空恐惧的。一般人不经过训练和长期实践,站在三楼外侧就会头晕,再高就会失去平衡感,严重的会呕吐、休克什么的,不要说做事,站都站不起来。这就是一般人的恐高症,不用害羞,这并不丢人。
叶芦伟用对讲机跟老胡确认位置,发现老胡又出现表达障碍,心里是相当地无语。还好老孟听到老胡哆哆嗦嗦的表达不清,用自己的对讲机开始指引叶芦伟移动,因为反坡的原因,叶芦伟虽然记下了标志点,但仍然需要下面确认位置,避免下去后还得上来重新调整。
何元东按计划站在上面做观察和指挥,原来他计划让李竞下去,现在看来叶芦伟自己也能下一段,这样有两个人替换,事情就又好做了一半。
三人合力用绳子把水管从崖下拉上去,固定好上端准备下时,何元东才发现这不是标准的登山绳,忘了准备防割的垫片,准备让下面找一点挂在绳子上拉上来时,却见叶芦伟从一个斜挎包改做的腰包里拿出一大卷裁好的帆布片,帆布片上甚至已经穿上了细铁丝。
叶芦伟没注意到何元东看见外星人的眼神,把防割帆布片分了一半给李竞,也没说怎么用,如果这东西都没用过,那叶芦伟就要怀疑他之前绳降的动作是哪里学的。
叶芦伟当然也在观察他们两个侦察兵,特别是大嘴巴李竞,怕他们吹牛皮出现大问题。
登山这事没亲自去试过的,看着好像很容易,去了才知道相当地不容易。
比如后世华山等景区绳降捡垃圾的环卫工,从游客的角度感觉人家好像很轻松,自己去试过才知道厉害。
山上是有很多平台可以利用,但前提是你能合理分配体力,利用这些平台做出一条相对平缓的路线。有些小坎看着就两米来高,感觉手一搭就上去了,实际上连续翻坎对登山是大忌,绝对宁愿绕路,也不会去强行翻坎上崖,那种只会在电影里出现。
闲话不说,大家可以去看看珠峰北坡著名的“中·国梯”才多高就知道了,才六米!而且并不是大家想像的九十度镜面绝壁!六米的梯子能天下有名,就足以说明问题。
(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看图片,相信大部分人认为根本不要梯子,自己就能爬上去。可是为什么呢?)
安全绳贴岩的转角部分,很容易被锋利的岩石边沿割开,形成应力集中而断开。没有后世专业防割防滑防水防火的登山绳,普通的绳子就太容易出现这些问题,用一块帆布片包裹住转角处的绳子,能临时解决一部分问题。
东西准备好,叶芦伟三人坐下喝水吃点带的馒头,休息恢复体力。
十五分钟后,何元东让李竞先下,叶芦伟没同意,说自己对地质更专业些,他先下,而且不必下到鹰嘴下面去,只需要在侧面找到那几条可疑的裂缝,就可以尝试着灌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