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震慑之威-《华夏之剑》


    第(2/3)页

    六天后,早起的夏谷城居民突然现街路上多了很多军兵,而且城门紧闭,禁止出入。日近辰时,各个街路告示墙上贴出了,太上皇代南巡皇帝整顿朝政的告示。已经有两年多没举行的大朝会,今天却在政事殿中进行,坐在皇位上的不是皇帝,而是这个国家的创立者。门外不再是皇宫侍卫,而是威风八面的羽林军。朝中所有八品以上官员全部参与大朝会,不得无故缺席。当官员66续续赶到政事殿看到羽林军时,每个人的脸上喜忧不一。

    羽林军出现在这里只能意味着一件事,当宫中殿前御史宣布早朝开始,欧阳轩在两名羽林侍卫和宫中礼仪官簇拥下迈入政事殿。在正中的皇位上坐定,黄庭忠站在欧阳轩左侧,看了一眼殿下正襟站立的官员。欧阳轩字正腔圆的说道:“诸公向来可好?朕已是十多年为登此位,近日有些传闻,让朕甚感忧虑,才有今日临朝”。

    下面的官员刚要见礼,被欧阳轩打断,“今日不必过多礼数,朕当年待你们如子女,而今旦儿皇帝更待你们如亲兄弟,可是你们这几年做的如何?勾结世家豪族,结党营私,更有甚者杀人越货,草菅人命,致国法与儿戏”。后边的话,欧阳轩说得已经是字字充满着愤怒。“朕当初制定薪俸之时,给予各级官员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内阁官员月薪俸为平民之家一年收入六倍有余。内阁中居然也有官员如此不堪,让朕如何处之?”欧阳轩犀利的眼神扫过前排的每一名官员,如果眼光能杀人,估计当场就得有数人血溅当场。

    殿下的官员有些则是泰然处之,有些则是噤若寒蝉,更有甚者已经是双腿抖。这种在政事殿举行的朝会只有年后每年一次的朝礼大典才有,今天这种规模的早朝已经过了朝礼大典,几乎在京的所有八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到齐,而朝礼大典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参加。

    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欧阳轩停下华语,挥手叫过黄庭忠,“将朕暗中调查所得告之诸公,不要怕时间长,朕多的就是时间,百多年都过来了,不在乎这一天半天的”。“诺!”黄庭忠走下台阶拱手施礼,这也是朝会上第一个出声的官员。殿中站立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除了羽林挂职官员外其他人都对这个只有二十岁上下,身材壮硕的官员都是很惊讶,能站在太上皇身旁议政的人,以前除了当今皇帝,就再无其他人。

    黄庭忠拍拍手,从殿后屏风处走出二十多名羽林侍卫,每个人都捧着一个厚重的纸箱子放到欧阳轩的案桌前,然后垂站立于台阶两侧等候下一步指示。殿下官员注意到这些羽林侍卫和门外的羽林侍卫有些不同,每个人都是一脸的肃杀之气,尤其不同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十套银亮的手铐。

    黄庭忠从第一个纸箱子里,拿出一份红色卷宗,打开后,照着上面写的内容开始逐条念诵,第一份自然是门下省中书令甄赋,接下来的一幕,让那些有案可查的官员无不胆寒。在黄庭忠念完卷宗所列罪状后,欧阳轩在座位上将宝剑抽出,置于案桌之上。闪着蓝光的金色剑身,看着就让人心生畏惧。这些官员除了羽林官员其他人都没见过欧阳轩手中宝剑的真身,但是今天宝剑近在眼前,好多人却又不敢看。就听欧阳轩缓缓说道:“甄赋,可有辩驳之辞?”。

    “陛下,臣下虽有过错。但应是当今皇帝处之,陛下已是退位之人,暗中调查我等,莫不是有操纵国是之嫌?另臣下只服从当今皇帝陛下一人,太上皇如此操纵国是臣下以为乃叛逆之为,人人得而诛之”。

    对于卷宗所列之事他当然不会去辩驳,因为都是证据确凿之事,而且还列有证人,证言,有些事实还有证物,甄赋甚至看到了在箱子中有自己的精心藏匿的账册。自己想抵赖也是徒劳,只能从欧阳轩这个太上皇的身份说起。“哦?话到了尔口,还真有些让朕无言以对。朕立国已是百二十五年,汝还是第一个敢于质疑朕的人”。

    “别人不敢,那是他们畏惧陛下手中的军权,臣无惧。自然是敢进言,当今皇帝不过是一个无军的傀儡而已。皆是拜太上皇所赐,自古皆是国无二君,太上皇莫不是要操纵国是?做国之恶人?效仿汉庭吕氏乎?众位同僚,赋说得可对否?”,最后甄赋回头对众人说道。

    很多人站出列,拱手示意,口中连称:“中书令所言正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