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二见王莽-《华夏之剑》


    第(2/3)页

    “尊师仙名可否告知某,不胜感激”。

    “哦,恕草民无礼,家师曾言,遇有夏王,不得告之名讳。家师与四十年前已远去西域,传教授道。临行前,曾让某扶助汉室,只是某多年郁郁不得志,曾与长安教学,在那里识得刘使君,其起兵之时,某也曾想过助之,只不过某年事已高,不适应舟车劳顿,也就作罢。最近听闻使君落难河北,方来此为使君指一明路”。

    “傅鸿?你是傅鸿徒弟?”

    洪昉一愣,随即微微一笑,说道:“夏王果然是天人下凡,傅鸿乃是家师别号”。

    “哈哈,原来是尉圣传人,有趣得紧,与韩信同门”。

    “正是,只是听闻夏王也是家师所授,为何家师未曾提起”。

    欧阳轩微微一笑,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将洪昉让进营地。

    在中军营帐之内,沏上上好的茶饮,品着茶。欧阳轩说道:“先生觉得这茶道如何?”

    “嗯,茶源于荈诧,得夏王之法而盛之。可以名目清神,文雅高义。中国之人常曰夏王制茶兴天下,使得胡虏弃阴山;孝武失扈业也衰,三面盛世一面海”。

    “哈哈,民谣不过玩笑而,先生一笑罢了。茶不过是一药饮,常饮清心明目,消肉糜尔。平时品茶论天下事,龙朔百姓常为之。先生以为如何?”

    “人生而等之,共论国事,同治天下,夏王可是开了治国之先河,就如这茶人人品之味道各有不同,为同一物,因人而异。纳言民言治国,国之可昌”。

    “先生有意如龙朔乎?”

    “老矣,已无进取之心,只喜忧与山川之间。此次助刘使君也是闲时一念,也是为我中国苍生谋些福祉。老矣,实是有些力不从心了,还请夏王见谅”。

    “无妨,龙朔之地,先生尽可前往,如今王莽也正在押解之下四处游览龙朔。如先生可以,可一同前往,为其指正为政之失”。

    “也好,昉也正好要见见这个祸国殃民之主。只是龙朔不过南北尔,交通甚不便利,老夫这身骨恐有些拖累”。

    “哈哈,焉能让先生舟车劳顿,轩自有办法,让先生免去旅途之倦。只是还请先生保密为上”。

    “哦,这是自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