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出发-《带着成都回三国》
第(2/3)页
毕竟现在还不到六点半,刘鑫干脆睡个回笼觉。
因为车队有着大量马车的缘故,所有的护卫也都是待在马车上,所以车队的行进度非常快,天刚蒙蒙亮,车队便到达了雒县。
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车队并没有进入雒县,而是绕城继续前进。
等刘鑫睡醒时,已经临近中午,而车队这时已经路过了绵竹,向梓潼移动中。
刘鑫见已经日到中天,便下令车队暂时休整,开始埋锅做饭。
因为已是寒冬,刘鑫让人支起了一个小帐篷,然后在帐篷里面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下面有一个暖炉,然后大家便可以围坐在一起,吃喝聊天。
刘鑫再次聚齐所有人,专门开了一个小灶,做了一些炒菜,这让毕岚吃了赞不绝口。
要知道因为炊具的限制,古代的烹饪方式以蒸煮烧烤为主,虽然春秋时期出现了零星的炒菜记载,直到宋朝时才开始大规模出现关于炒菜的记载,到了明朝炒菜才被真正的扬光大,而到了现代,世界上也只有中国及周边少数国家有“炒”这个概念。
所以,作为一个吃货,刘鑫一直认为炒菜是中国的第五大明,毕竟民以食为天。
根据毕岚的估算,只要不遇上恶劣天气等意外情况,以车队现在的度,十天左右便可以到达洛阳。
这时,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刘鑫眉头一皱,车队现在位于荒山野岭上,难道又遇上土匪打劫了吗?
刘鑫让黄权等人继续陪着毕岚,自己便带着王双姜维出了帐篷,想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一出帐篷,刘鑫便看到了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车队一旁,有一个年轻人正在和护卫说些什么。
护卫见刘鑫走出了帐篷,便指着刘鑫对那个年轻人说了什么,那个年轻人便神色匆匆的向刘鑫这边走来。
仔细一看,那名年轻人面容看起来有些稚嫩,应该和诸葛瞻岁数相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