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章 落井下石的刘鑫-《带着成都回三国》


    第(3/3)页

    先,刘备本人肯定是不会这么老老实实的将这件事情说出去的,毕竟刘备可不会傻到这种地步,自己打自己的脸。

    然后便是刘备的“大汉好师兄”——公孙瓒了,刘备知道公孙瓒对自己还是很看好的,刘备与公孙瓒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直挺不错的,因此刘备觉得都不需要自己怎么开口,公孙瓒也会选择主动的替自己隐瞒下这件事情的,毕竟如果这件事情真的流传到其他人的耳中,那么刘备就会成为一个天大的笑柄了,毕竟刘鑫自己都已经猜到了如果这件事情在洛阳城内流传开来,那么那些与刘备不对付的世家子弟,一定会前仆后继的站出来嘲讽自己不自量力,竟然还敢去找刘鑫刘仙师去证实自己那个虚构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

    因此同理可证,刘备可不觉得卢植会这样不给自己这个弟子留面子,将自己这么丢人的事情说出去,毕竟自己再怎么说也是卢植的弟子,那么到时候刘备觉得不仅是自己丢人,作为自己师傅的卢植也会跟着一起丢人了,因此刘备觉得自己的师傅卢植是不可能将这件事情说出去的,至于自己师傅卢植的好朋友蔡邕,刘备也觉得是不可能将这件事情说出去的。

    至于最后,那便是刘鑫了,刘鑫虽然作为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但是刘备觉得刘鑫应该可不屑于对自己这个小人物落井下石了,毕竟这对于刘鑫来说可没有什么好处,因此刘鑫也可能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的。

    所以,刘备想到这儿也算是放下了心来,只要这件事情不要被泄露出去,那么等到刘鑫离开洛阳城内之后,刘备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继续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嘛。

    当然了,刘备现在可没有想到的是,刘鑫还真的打算向自己落井下石了,而且这第一步,便是将今晚在弘农杨家生的事情公之于众了。。。

    因为刘鑫与刘备的想法一样,知道今天晚上生的这件事情,按理来说是不可能有人会公之于众的,毕竟按理来说没有理由这样做,但是刘鑫可是一个穿越者,自然是不可能按常理来论之的,毕竟在这个年头,刘鑫觉得有时候“舆论绑架”可是一个好东西,比起所谓的“口头协定”,“书面契约”都要来的直接有效,毕竟后两者的见证者与监督者也就不过一手之数,想要违约并不需要多大的代价,而且完全可以做到避人耳目。

    而“舆论绑架”就不一样了,这可是直接将见证人与监督者的数量直接提升到了成千上万人,那么想要再在暗中违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且违约的代价可也不低了。

    ps:这两天忙成狗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