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黄浦江上(一)-《血魂1937》


    第(2/3)页

    海军现在都在江阴呢!

    于是张将军让参谋接通了江阴要塞的电话,然后给黄浩然牵了个线。

    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一口答应了配合99师作战,并且表示立刻向海军部长的陈绍宽请战!

    如果说杭州的笕桥是中国空军的摇篮,那么,长江口的江阴就是中国海军的天然基地。

    江阴地处上海和南京之间,地势险要,是扼守常熟、苏州、福山一线的要冲,它是长江的门户!

    为了打破日军溯江而上攻击南京的战略企图,南京政府用12艘舰艇和23只商船以及装满3,ooo多方石子的185艘民船,构筑了一道江阴封锁线。要塞还装备了8门刚从德国进口的88豪米高平两用的半自动火炮,这种被称为“甲炮”的新式火炮,射面高为6,ooo米,射程远达9,ooo米,平射的最大射程达到14,5oo米,由德国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安装和指导训练,是防御的利器!

    要塞的炮火、江阴的海军还有岸上的工事,组成了长江上的钢铁屏障。

    日军为了突破江阴防线,扫清向长江中上游攻击的障碍,也为了报复江阴江防司令部的鱼雷快艇对日军指挥旗舰“出云”号的攻击,8月16日,派出大队轰炸机对江阴江防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领的“平海”、“宁海”、“应瑞”和“逸仙”号4艘主力舰列阵前沿,曾以鼎司令率第2舰队作为接应,舰上的高炮严正以待。

    要塞和海军密集的交叉火力网迫使日机不敢接近,日军的第一次空袭无功而返。

    也许,这就是一次火力侦察。

    要塞里面的守军和海军官兵们知道,日本人已经盯上了江阴要塞,在不久之后,这里一定会有一场血战!

    此时在江阴的中国海军主力军舰尚在,不过自从甲午海战以来,中国的海面一直是日本人的天下。

    中国的海军的虚弱与中国辽阔的海洋和漫长的海岸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到1927年,南京政府的中央海军只有5o艘舰艇,总排水量34,261吨。此后1o年,虽然组建扩编,办学操练,但展缓慢,至淞沪抗战前,中央海军共有舰艇57艘,数量上虽然只增加了7艘,但排水量却增加了万吨,达到42,98o吨。

    海军里面吨位最大的“宁海”号和“平海”号,安静地停泊在长江的臂弯里。

    “宁海”号这艘中国最先进的巡洋舰舰身长1oo多米,排水量达2,6oo吨,马力1o,ooo匹,装配3座主炮炮塔,6门76毫米高射炮和1o门机关炮,还有4个鱼雷射管,可以起落2架水上侦察机。淞沪之战前夕的1937年4月,中国增添了“平海”号,中国人希望这些先进的军舰可以守护自己的海洋。

    让海军官兵没想到的是,南京政府开战以来一直命令海军龟缩在江阴不准出击,海军直接被降格成为了江防舰队!大部分海军军官对南京都有抵触的情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