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发酵-《重生肆虐文娱》
第(3/3)页
**赚钱,是因为**给了对方快乐;而教师给了对方痛苦,却照样收钱,这就是家教的伟大之处。
想当今的中国的教育真是厉害:不仅读死书,死读书,还有读书死。难怪中国为失恋而自杀的人这几年来少了一大帮,原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已经在中考和高考这两个门槛里死得差不多了。
这样的论调,有人认为犀利为之拍案叫绝,也有人看后怒不可解,外界对这本书的评论,也从褒奖和抨击的泾渭分明,到了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好是坏的地步。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充满了争议,而争议还越来越强,而引起一片哗然之后,销量却是节节攀升,看过小说的人有自己的评价,没有看过的人则一头雾水。
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那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该听谁的?
最好当然还是自己去买来看了之后再下定论,好奇的人越来越多,跑到书店的人也越来越多,又一周的统计结果出来,其周销量已经突破了三万册。
张晓夜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高中生的心态,思想要成熟得多,但也曾经以一个高中生的心态走完过高中三年。
作为一个文青,曾经的他同样对学校对教育都有过很多思考,同样也充满了怨念和不满,只不过慢慢的也就不去考虑这些问题了。
他确实不知道教育家,也不从事相关的工作,只是一个普通人,毕业之后谁还去考虑那么多呢?
重来一次,以一个高中生的身份抄了这样一本书,也算是替前世高中时候的自己舒一口闷气,也是给现在一个说话的机会。
至于争议,面对的时候他自动转换心态,无论再怎么遭受非议也影响不了他什么,现实功利一点来说,争议越大销量反而越高,他因此还能多拿版税呢。
原作者本身就是如此,这一切也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至于究竟能够带来多大的影响那就不得而知,总之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是坏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