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半山学院的火爆-《大唐神级驸马》


    第(2/3)页

    原本他花了许多功夫,要将此事压下,越少人知道越好。

    哪知道,杜荷直接在报纸上公布了。

    这下,不说全天,反正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

    实际上,事情比长孙无忌父子二人想象的还要传播的快。

    不到半天时间,整个长安城都在谈论这件事。

    上一次引起百姓们如此大讨论的,还是半山学院出了二十个进士、四十个秀才的时候。

    当初的话题热度还没过去,哪知道短短几日过去,长孙冲竟然拜入了半山学院。

    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就是傻子都明白过来,如今的半山学院,那是大唐最牛的存在啊,国子监拍马都赶不上。

    于是,当天下午,就有人成群结队去半山学院报名。

    “我要当秀才!”

    “我要做进士!”

    人们喊着口号,蜂拥而去。

    当日黄昏,半山学院贴出布告,因半山学院师资力量有限,本次招收学生人数为一千人,其中,小学部六百人,中学部三百人,大学部一百人。

    按照新的划分,小学部既是寻常意义上的蒙学馆,中学部则是通过蒙学之后考秀才的,而大学部则是通过州县考试中了秀才准备参加进士考试的。

    小,中,大,听起来简单粗暴,老百姓们听了,却是十分明白。

    一千人,不到三日就全部招满了。

    ……

    国子监。

    “孔师,这次,咱们国子监的生员,去了三十二人,其中,有十二个是准备参加明年的进士考试的生员,都是好苗子,肯定能高中的那种,我等好说歹说,还亲自登门拜访了,可是……这些小子跟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要去半山学院。”一个中年人无奈地说道。

    孔颖达坐在旋转木椅上,闻言,问道:“这次科考,咱们国子监多少人参加?取录几何?”

    中年男人老实答道:“一共八十人参加,进士取录八人,秀才取录十二人,一共是二十人。”

    孔师无奈道:“如此,难怪咱们的生员往半山学院跑了,那杜荷只是弄了一堆出身贫寒的书生,一共六十人,六十人全部取录,那苏晗是进士第一名,王志是第二名,这二人的文章,陛下都亲自看过,赞不绝口,唉……难道这国子监,真要在我手中没落吗?如此,我孔颖达就将成为千古罪人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