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下之益州(上)-《光熹帝国》


    第(2/3)页

    庞羲原本就与刘璋关系比较好,听赵韪如此说立刻站出来支持刘璋道:“府君病重,四公子一直侍奉床前,衣食不怠,如此至孝仁厚之人,我东州军上下皆愿奉其为主。”

    庞羲也不笨,知道用儒家最看重的孝道来堵这些士人的嘴。而最后一句话也最具威胁力,许多支持刘诞但是又胆小的人果然缩了回去,而支持刘璋的势力立刻活跃了起来,纷纷表示刘璋入主益州众望所归。

    庞羲的话给支持刘诞的阵营很大的打击,而董扶也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刘诞怎么还没回来?

    刘焉将治所迁到了成都后,命刘诞留在绵竹负责救灾重建工作。绵竹离成都只有七八里路,刘焉病重后,董扶就已经派人去通知刘诞火速赶来成都,为何如今迟迟没有露面?

    董扶急唤校尉孙肈前来质问:“我命你派人去绵竹通知二公子返回成都,可曾派去?”

    孙肈回道:“城外要道皆有兵士阻隔,使者未至。”

    董扶大惊,喝问道:“何人如此大胆,阻塞道路?”

    孙肈答道:“赵韪。”

    董扶立刻明白了赵韪的诡计,如此重要的时刻刘诞不出现,就等于放弃了益州之位之争,就算最后刘焉立他为继承人,赵韪也可趁机取事。

    董扶疾步走到赵韪面前,大声质问道:“尔是何人,竟敢闭塞道路,阻挡信使,莫不是想背主自立?”

    赵韪不紧不慢的回答道:“府君病危,为防小人趁机生事,故而封锁消息。”

    董扶怎么会信这种鬼话,冷笑一声说道:“恐怕你是想效赵高矫诏拥立二世吧。”

    赵韪怒道:“府君传位与谁尚无定数,何来效赵高矫诏之说?汝污我清白,莫不是欺我无剑乎?”

    赵韪抽出了佩剑,大堂上立刻剑拔弩张,充满了紧张气氛。

    虽然不信赵韪真的敢一剑刺死董扶,可是毕竟赵韪有过军旅生涯,而董扶纯是一个读书人,两人动起手来只有董扶吃亏。

    王商急忙出来打圆场道:“二位何必相争,为外人所乘?”

    二人正在争执不下,有侍从过来禀报道:“府君醒了。”

    众人一听,急忙一起涌向了刘焉的卧房。途中正遇吴懿,董扶抢先问道:“府君如何?”

    吴懿一家与刘焉是姻亲,吴懿的妹妹嫁给了刘焉的三子刘瑁。刘瑁早逝后,其妹守寡,但是与刘焉的亲厚关系却没有中断。刘焉病重后,也一直在内堂陪着刘璋侍候。

    吴懿一见董扶等人,立刻恭恭敬敬的施了一个礼。他的父亲和董扶赵韪都是一同弃官跟随刘焉入蜀的早期班底,虽然吴父已逝,可是吴懿对董扶赵韪等人还是要以晚辈之礼相见的。

    吴懿回答董扶道:“府君早已醒来,只是还不能说话,是四公子派人传诸公过来。”

    众人急忙走进刘焉的卧房,赵韪看到刘璋侍立于床头,立刻走上前问道:“四公子,府君可好些了?”

    刘璋面露悲痛之色,垂泪道:“父亲刚刚醒来,此时又昏迷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