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的征程-《史上第一绝境》
            
            
            
                
    第(2/3)页
    “他们自己的?”
    梁俊脸上挂满了惊愕,而坐在他旁边的李建成则陷入了沉思。
    雍州的土地改制,难道是真的?
    他想到了雍州土地改制,这些传言在青州的时候,李建成听到很多。
    但每次听到,他都很不屑。
    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东宫糊弄愚夫愚妇们的手段而已。
    天下岂能有这种事?
    与天下门阀士族为敌,太子怎么可能坐稳东宫之主的位置?
    可来到洛阳,距离长安更近,听到的看到的,都让李建成对原本的成见有些动摇。
    直至今,他知道赵云绝对不会拿这种话哄骗他。
    经过梁锦洗礼过的李建成心里那份固执开始动摇。
    “朝廷也不收税么?”
    李建成沉声问道,这也是梁俊想要问的。
    赵云微微一笑,道:“东宫有政策,种植新兴作物的农家,不仅不用缴纳赋税,而且每亩地还有五百文的补贴。”
    “五百文?”
    梁俊和李建成全都惊住了,他们昨晚上的经历已经足够惊奇和震撼了。
    但那些震撼,和赵云这句话带来的震惊,完全不能相比。
    “是啊,五百文,我活了两世,从未想过,百姓们耕种田地,居然不仅不用缴纳赋税,而且还有补贴。”
    赵云看着俩人脸上的震撼,想到了自己当初听到这个消息时的样子,笑了笑。
    当时的自己,只怕也不比他们好上多少。
    “补贴...”
    赵云重复了一遍,当时的刘文静告诉自己这件事的时候,也是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
    即便是刘文静,这位东宫的二号人物,整个政策的真正执行者,在和赵云说这句话的时候。
    赵云还是能够从他平淡的语气之中听出那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东宫,不,朝廷,朝廷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梁俊已经有些语无伦次。
    每年户部做年终盘点的时候,他这个太子都会亲自跟着,因此对于炎朝的国库里还有多少钱,梁俊最是清楚。
    当他听到每亩地给百姓五百文的时候,脑子里本能的计算着。
    他虽然不懂耕种,但这些年跟着户部算账,多少也知道其中的流程和花费。
    从农具到种子,这些全都是需要钱的。
    朝廷每年光是在耕牛的培育上就是一笔巨大的花费。
    说到这个问题,赵云看了俩人一眼。
    当初他也有这个疑惑。
    虽然赵云的算学并不好,但却也知道,光是五百文的补贴,在雍州和长安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刘文静的回答至今在赵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
    他回想着刘文静说话的语气,看着梁俊和李建成道:“两位下可知珍宝斋和珍宝坊在丝绸之路上赚的钱去了何处么?”
    梁俊和李建成都不是傻子,赵云一说这话,他们马上明白过来。
    但明白归明白,却无法理解。
    “下,您醒来的这些子时间也不短了,您有没有觉得东宫有什么变化么?”
    梁俊的眉毛本能的跳了跳,赵云的话让他想起了自己醒来后东宫的变化。
    那就是宫女太监少了,自己房间里的很多东西也都不见了。
    更让梁俊十分诧异的是,他这位太子的衣服只有五件。
    而这五件,还是要浣洗轮流着穿。
    梁俊从出生到现在,除了太子服和特定的吉服之外,同样的一件衣服,梁俊还从未穿过两次。
    他摸了摸上穿的衣服,虽然是用上等布料做的,但已然有些陈旧了。
    赵云注意到这个动作,见梁俊若有所思,缓缓的说道:“没错,东宫的那些家具与瓷器全都被那位下卖了。珍宝斋和珍宝坊赚的所有的钱,全部都直接送往雍州的财政司衙门,就连东宫官员的俸禄,也都是雍州财政司衙门发放。”
    说到这,赵云想起昨里才领到的俸禄,因为时间紧迫,以至于俸禄还在怀中。
    “下可知,我这个掌管长安北城,手下三万士卒的镇北将军每月俸禄是多少?”
    赵云的问题,让梁俊和李建成有些皱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