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七十六章 道路上的铺路石-《军工科技》

    下午,林薇带着团队飞往敦煌。飞机穿越云层时,她收到张雯的消息:非洲联盟正式宣布将微传媒的AR教育系统作为“非洲数字教育2030“计划的核心平台,水果互动在南非的竞标项目因“技术兼容性不足“落选。信息末尾附着一张照片:一群非洲孩子戴着微传媒的AR眼镜,在虚拟的长城上奔跑,他们的笑脸被夕阳镀上金边。

    敦煌研究院的会议室里,数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围着全息投影,仔细查看微传媒技术团队制作的虚拟洞窟。当看到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壁画在VR中动起来时,一位老教授突然红了眼眶:“我研究了一辈子敦煌,从未想过有一天能让壁画'活'过来。“林薇注意到他袖口磨破的痕迹,突然想起自己创业初期,为了省下经费,也曾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去见投资人。

    技术对接持续了三天三夜。在莫高窟的数字化工作室里,李寒团队与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专家发生了一次激烈争论。文物专家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反对在虚拟修复中加入任何AI创作成分;而李寒则认为,适当的算法推演可以帮助恢复壁画的原始色彩。最终,他们达成妥协:开发“双轨模式“——专业版保留所有原始数据,供学者研究;公众版则在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标准的前提下,允许用户参与基于AI的“虚拟修复挑战“。

    离开敦煌的前夜,林薇独自来到鸣沙山下。月光洒在起伏的沙丘上,如同千年前的丝绸之路在此刻静静流淌。她打开“蓬莱“平台的测试版,戴上轻量化VR眼镜,瞬间置身于虚拟的敦煌夜市。戴着胡帽的商人用全息投影展示着来自波斯的琉璃器,身着唐装的少女弹奏着虚拟的琵琶,乐声与风声在耳畔交织。一个戴着微传媒AR眼镜的日本游客正在用中文与虚拟商贩讨价还价,他眼镜镜片反射出的数据流中,清晰可见微传媒的加密协议标识。

    回到安西的第二天,吴浩收到了欧盟委员会的正式函件。函件中称,基于微传媒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突出贡献“,欧盟决定暂停对其VR/AR系统的安全审查,并邀请微传媒参与制定“全球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标准“。随函附上的,还有水果互动撤回诉讼的法律文件。

    消息传来时,技术部正在进行“数字敦煌“项目的最后一次压力测试。当系统成功模拟100万用户同时在线修复壁画时,整个楼层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李寒笑着对身边的实习生说:“看到没,真正的技术壁垒,从来不是靠封锁建立的,而是用创新凿出来的。“

    庆功宴没有选择豪华酒店,而是在灵湖公园的草坪上举办。微传媒的员工们带着家人,孩子们戴着儿童版AR眼镜追逐着虚拟的敦煌飞天。林薇看到张雯正拿着平板电脑,向一位非洲留学生展示泛非数字教育平台的规划图;田嘉伟则被一群新能源领域的创业者围住,讨论着数字技术与绿色能源的融合可能。

    吴浩走到林薇身边,递给她一杯香槟。远处,浩宇科技的新能源飞艇正在湖面上方投射出“数字文明,生生不息“的光影字样。“你看,“吴浩指着天空,“当我们把技术的根扎在文化的土壤里,它就会生长出超越商业的意义。“林薇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那些光影与灵湖的波光交相辉映,仿佛一幅流动的数字画卷,正在夜幕上缓缓展开。

    夜深了,员工们渐渐散去。林薇和吴浩沿着湖边散步,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还记得创业初期吗?“林薇轻声说,“那时候我们挤在二十平米的办公室里,连买台好点的服务器都要犹豫半天。“吴浩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现在我们有了更重要的东西——不是市值千亿的公司,而是那些因为我们的技术而改变的生活。“

    他们路过微传媒总部大楼时,发现技术部的灯还亮着。走近一看,李寒正带着几个年轻工程师在调试新的脑机接口设备,屏幕上跳动的代码组成了敦煌飞天的图案。“我们在研发'文化共鸣'系统,“李寒看到他们,兴奋地介绍道,“未来用户戴上设备,不仅能看到虚拟场景,还能通过神经反馈感受到古代画师创作时的情绪波动。“

    林薇看着那些在代码中舞动的飞天,忽然明白,微传媒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战胜了某个竞争对手,而是用技术搭建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当欧洲的学者通过“大唐盛世“理解中国的盛世文明,当非洲的孩子借助AR课本触摸世界的文化遗产,当数字技术不再是商业竞争的武器,而成为文明对话的媒介,那些曾经的制裁与打压,都已化作这条道路上的铺路石。

    灵湖的水在夜色中轻轻荡漾,倒映着微传媒总部大楼顶部的LOGO——那是一个由数据流构成的螺旋,象征着技术与文化的交融共生。林薇知道,属于微传媒的破晓时刻已经到来,而他们的征途,是更广阔的数字文明星辰大海。在那里,技术的光芒将不再被地缘政治的阴云遮蔽,而是如灵湖的晨光般,温暖每一个渴望连接、渴望理解的心灵。

    当敦煌的飞天在全球用户的 VR视野中舒展广袖时,微传媒总部的地下实验室正进行着一场更具野心的实验。林薇戴上最新款的“星链“神经接口设备,眼前的空气突然裂开一道银色缝隙——撒哈拉沙漠的日落与亚马逊雨林的晨雾在同一时空交织,她甚至能感受到沙漠热风与雨林湿气在皮肤表面碰撞的微妙温差。技术总监李寒的声音从耳机传来:“这是我们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研发的跨维度感知系统,现在你同时连接着地球两端的环境传感器。“

    实验室内,三十台全息投影仪构建出一个旋转的地球模型,每个光点代表一个正在进行的文化数字化项目。欧洲的员工正在扫描威尼斯古建筑的每一块砖石,日本团队用 AR还原京都千年祭典,而非洲的年轻人则通过脑机接口“绘制“口述历史的虚拟图腾。吴浩站在模型前,手指划过连接中非的光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发来函件,希望我们参与'人类记忆基因库'计划,把全球 195个国家的文化遗产都接入星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