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日早上。习元吃了早饭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让仆人准备辇车,拿上了新钱币,前往市场。 “大汉朝以物易物已经好多年了,久的我都有些记不清了。”白发苍苍的习元坐在辇车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新钱币,宛如珍宝。 他低头看了看,越发欣赏。 “这钱制作的好,铜的比例恰到好处。奸商们没有利益,就不会熔铸钱币化作铜器了。只要大司马能够稳住,钱币就能重新流通起来。那样好处太大了。” 自从钱币开始出现之后,哪一个国家、朝代还是以物易物的?秦末那么乱,钱币也还是有用的。 偏偏到了现在,钱币都成了这样了。这对于百姓对于整个国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习元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钱币了,激动的都有些发抖了。 不久后,习元到达了官市。尽管市场内已经是人山人海,但却从容有序。因为一对对披甲的士卒,还有一位位穿着官服的小吏,正在维持秩序。 “我要买米。” “我要买盐。” “我要买皮革。” 百姓们拿出了新到手的钱币,去购买官市内的货物。而负责官市的小吏,则是在旁边不断的劝导。 “不要急,不要急。市场内的货物堆积如山,你们手中的钱完全可以使用。” 在这种有条不紊的情况之下,买卖正在进行。 买卖并不可怕,没有货币的买卖才可怕。通过这一次次的交易,百姓们对于朝廷制作的新钱,恢复了信心。 这是大好事,很大很大的大好事。 习元下了自己的辇车,捏着钱币,眼角不由有些湿润了。 “这是天下的秩序,恢复正常的征兆啊。大司马,真宰相也。”习元捏着钱币,也去凑热闹,买了一袋米回来。 得民心者,得天下。 昔日秦末大乱,因为秦国的刑罚太过严峻,百姓无法适应。随着关东都反了,秦国也就撑不住了。 后来项羽杀入关中地区,大肆杀戮,失去了民心。最后刘邦攻入关中,用简单的刑罚约束百姓。 约法三章。 与夫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盗伤人抵罪。 刘邦的这个政策获得了关中父老的欢心,于是势力威望迅速壮大,终于吞并宇内,回到沛县,唱起了大风歌。 这与现在的社会环境刚好相反,汉末刑罚太宽松,导致豪强强势,欺压百姓,百姓流离失所。 所以曹操、诸葛亮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用严峻的刑罚,治理国家。在诸葛亮的时期,季汉就是盛世。 张绣既能专断权柄,又能笼络人心,且有凉州强兵,虎踞十郡之地,环顾天下。 一等一的强人。 他改革朝政,比任何人都来的容易。更何况,他还有戏志才、陈宫、贾诩这三个人的支持,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改革弊端。 何愁不强盛? 张绣未必有宰相的能力,却有宰相的实力。 所以戏志才等人才说“张公才非臣下,董卓并非人主。”用来比喻,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调过来。 调换回来,就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