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白家锦被说的哑口无言,甚至有些后悔当初招惹这个家伙。 没想到他不仅擅长练兵,还能言善辩。 这话让他说的逻辑紧密,毫无反驳的余地。 “冯郎中说的有理。” 张松越看出冯一博是在搅合,直接接过话茬,道: “但征伐一国,毕竟劳民伤财,且倭国居于海外,如何是那么好灭的?” 眼见张松越发话,冯一博便不好反驳,只道: “是臣下孟浪了!” 张松越满意一笑,觉得这对师徒算是他的门下了。 没想到冯一博灵机一动,又朝张松越施礼道: “既如此,那不如让倭国实施海禁。” “让倭国海禁?”张松越一愣。 “此次朝贡,不是来了两股倭国最大的势力吗?” 冯一博嘿嘿一笑,把刚想到的主意说了出来。 “那不如就因倭寇之事申斥他们,谁回去实施海禁,禁绝了倭寇,谁便可以参与朝贡。” “不,是让他们的朝贡再多一倍!” 冯一博刚才并不想接下倭国争贡的差事。 这事李守中其实和他说过,不太好处理。 而且师徒俩所定的短期策略也是: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也就是说,冯一博刚刚立下大功,不宜再出风头。 可景顺帝与张松越两人,配合无间。 丝毫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冯一博只能被动接受了这个差事。 等回头,他准备去找两队小八嘎聊一聊。 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议他们火并一场。 赢了的来大魏朝贡。 当然,这只是开玩笑。 但现在他灵机一动想到的这个主意,却有实现的可能。 张松越闻言都陷入沉思。 显然,这事具备操作性。 而且还能一石三鸟。 第一,不管结果如何,也能牵制倭寇。 第二,解决了争贡问题,避免被揪住法礼。 第三,让倭国继续内斗。 最后这一点很重要。 不管大魏同意哪一方朝贡,哪一方就能占据更大优势。 进而可能加速倭国统一。 只有让他们持续内,对大魏最为有利。 “看来冯爱卿不仅勇于任事,还总有出人意料的办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