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母校辅助基金会(下)-《全民大学霸》
第(2/3)页
“不用,我也是从玉兰工业大学走出来的学子,为母校做贡献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只是,等基金会成立的时候,我会跟安皖省那边商量,采取总基金会的模式进行管理。由安皖省以及学校领导负责基金会的运转跟监督,您以及其他前辈同样有审核权,监督权,基金会能否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就要看您的态度了!”王宁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成立基金会其实很简单,你有钱就能随便成立一个,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土豪,拿出一定钱财就能做慈善,大不了基金会的规模有所不同而已。
而在慈善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资金管理。不需要向外募集善款的慈善组织不谈,是他们自己出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也没人管他们。只要不是利用慈善组织为自己洗白,或者宣传名声,压根没有人管他们。
要是面向社会的慈善基金,有一个绝对绕不过的点。征集到的善款怎么监督,怎么才能证明善款用到了改用的地方?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只有让外界放心,他们才能信任基金会,才会继续捐款。否则的话,慈善基金根本成立与否根本没有意义。
而科研基金跟普通基金又有很大区别,普通基金会的善款使用有条件追踪到。
不管是建一所小学,买几百本书,或者为某个困难家庭的人治病,这些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记录下来之后,较真的人完全可以带着记录本一一寻找。
科研方面不同,科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在成果出来之前普通人根本不清楚他们在研究的是什么。自然也不知道钱花到哪里。
连钱花到哪里都不知道,他们怎么监督善款的流动,怎么确定基金会的资金没有被其他人挪用,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黑幕?
这种情况下,内部人员的监督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内行人才能看懂那些天书般的记录,才能看懂科研上的花费,才能确定那些资金没有被浪费。
除了内部之外,同样也需要第三方的监督。
还是那句话,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潜规则。有些规则不被允许,有些规则却被大多数人认可,那些东西没法拿到明面上,却可以在私下解决。
没有第三方的监督,内部事情完全可以内部解决,可以做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不是王宁胡思乱想,人性本身就不能考验。也许一开始他们不会乱想,等过手的资金越来越多,却看得见摸不着的时候,一些人很容易会遵从自己的本心,稍微出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