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少阳看得点头,这郑老先生是爱园如命的,花钱整修河道,找人清理垃圾,维护到这个地步,很难想象他竟然要卖出去。 “这位郑老先生靠什么收入啊?”李少阳边走边赏,忍不住问道。 顾师师想了想:“我父亲说过,他有四个女儿,两个年幼夭折,留两个,都结婚了,大女婿是加拿大华裔,搞能源实业的,身家百亿不止,二女儿在温哥华大学做博士,至今未婚,没有儿子。” 说着顾师师笑了:“郑老先生应该不愁钱的,大女婿随便给点也就够了,但他好像不太喜欢接受这份钱,所以平时就靠卖字画赚钱,不要小看了哦,他一副字画,每平尺可以到5万至10万之间。还有平时润格的收入。” 所谓润格,就是明码标价的字画钱,和稿费差不多。 李少阳粗粗一算,只要这位郑老先生稍微勤快点,一年百来万是轻轻松松的,维护这个园子也的确够了。 郑家寒山书院生活简朴,老先生大部分收入一方面用为维护园子,一方面收购古书字画,生活也算闲趣,但更是让人疑惑,郑老先生为什么要卖园子呢。 他们来到了寒山书院的大门前,八角门,还有四象瓦片,以黑白水墨色为主,只是在古朴的大门外,又加固了栅栏和铁门,未免有些不美。 看门的是个中年人,面色和善,但一见到他们就摇头:“我们老爷不见客,园子已经确定卖给苏二少了,您要赖着不走,我就直接报警了。” 看门人已经拿起了座机,手指按了上去,他连客气话都懒得说了,显然是这段时间登门骚扰的人太多了。 李少阳便让顾师师捧着那个装着折扇的木盒,对看门人说:“你把这东西交给郑老先生,说百里屠苏来拜访,不是来买园子的,只为拜见。” 看门人疑惑的看了看木盒,这种带着礼物来的人也不少,但都是大包小包,从没有这样只有一个小盒子的,他是郑家的外宗亲戚,也算是老郑家的家仆,身在这个氛围里,自然也有点眼光。 这种桃木盒可能不值钱,但上面绘制的文字和山水,却是郑板桥的作品,这就有点意思了。很少有人能这么细心的。 看门人便打了个电话,很快那边有人过来,拿着木盒去了。 李少阳便和顾师师在门口等着,看看四周的风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