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两世仇怨一枪偿-《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3/3)页

    核心一点是:不能让曹操收复濮阳、陈留。

    濮阳、陈留,地处中原要地。北连冀州,东接兖州,南面与豫州相连,而西面,直接与京城洛阳所在的河南尹接壤。

    吕布、张邈,都是无有大志之徒。

    他们占据濮阳、陈留,成为刘芒与曹操之间的缓冲。

    吕布张邈占据两地,对刘芒的威胁相对较小。而如果曹操占据两地,麻烦就大了。

    不直接接壤,是刘芒与曹操保持同盟关系的基础。而接壤,便容易产生各种矛盾。

    现在,刘芒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天下为敌,曹操是牵制袁绍的重要盟友。现阶段,与曹操的同盟关系,决不能解除。

    曹操也深知这一点。而曹操被夹在袁绍和刘备之间,也不好受,他也需要刘芒这个强大的盟友。

    曹操想夺回濮阳、陈留,又担心因此交恶刘芒,也有颇多顾忌。

    按刘伯温、杜如晦的分析,曹操对濮阳用兵,有试探刘芒态度之意。如果刘芒默许,曹操就可能真的动手。如果刘芒反对,曹操便可借此提条件。提条件、要好处,可是曹操的特长。

    刘伯温说完,刘芒询问杜如晦的意见。

    “属下以为,处理濮阳一事,主公应把握三点:不同意,不出兵,不着急。”

    不同意,是必然的。

    不出兵,是避免与曹操生军事冲突,也好理解。

    不着急,是什么意思?

    “如伯温先生所言,孟德起兵,有试探主公之意。主公着急,则孟德得计。即便其撤兵,亦或以此为由,大开狮口。”

    曹操多疑,自己不着急,曹操反而可能心生疑惑,不敢用强。

    刘芒轻轻点头。

    不同意、不出兵、不着急,做的这三点,对刘芒而言,很容易。

    可是,刘芒担心吕布和张邈啊!

    他们两人,能抗住曹操吗?

    “主公放心。吕、张二人占据两地已有几年,两人一直不同周边诸侯结盟,说明深通小诸侯生存之道,两人抗衡曹孟德也许力有不足,但自保无忧。”

    杜如晦见刘芒终于点头,又道:“这不着急,还有一个妙处。”

    “什么妙处?”

    刘芒追问一句,未等杜如晦解答,刘芒突然笑了。

    “我懂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