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第(2/3)页
又席卷江北扬州,大兵进驻合肥。吓的孙权急忙遣使表达善意。声称曹操是国贼,支持袁绍清君侧。
而袁绍如今顾不得别的,就是一心一鼓作气灭了曹操,从而掌控中原。
没有刘备在前面顶着,就算是曹操,直面兵多粮足的袁绍。也有些顶不住劲。但是,他依旧在官渡和汝南,建立了一道斜线的防线。
曹操尽可能调集了三万兵马,就亲自坐镇汝南郡城,指挥豫州保卫战。他十分后悔,若是一开始,就不去打高远的主意,如今的形势,就不是这样的了。然而没有后悔药,在并州没了十万大军,大将五员的曹操,更加不是袁绍的对手了。
但是,曹操依旧在坚持。
转眼就到了203年三月春,刘备跑路了,曹操被吊打,过的很惨,但是高远这段时间过的很嗨皮。没有哪怕一个敌兵过境,这让他能够从容开发山西。
煤炭加铁矿,武器装备滚滚产出。内蒙古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每个月都会奔驰来许多骏马。河南一部,麦香四溢,眼瞅着夏季就是大丰收。
这一日,高远来到了晋阳城新城区。由于并州人口的富裕和增长,许多人尝试进城生活,这让高远不得不扩张城市。好在砖窑里一窑一窑的出砖,一层一层垒起来,新城区立刻就有了。
新城区里,有一处高大的建筑群,红砖高瓦,朱红大门,最是显著。
高远带着麾下重要文武来到这里,抬眼的时候,就见到门匾上八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华夏军事指挥学院”。
不错,就是军校。
由于高远的主力扩军至十万人,大批基层士兵被提拔起来,补充低中级军官。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高远指示士兵刻苦训练的同时,又成立军事学院,用来培养中低级军官。
并且,就算是赵云、张辽这些大将,作为教员的同时,也要定期进修。那么,谁来当他们的导师呢?似乎司马懿、徐庶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高远作为校长,也是整理了一番后世的战略战术,也能够充充场面。
对于成立军事指挥学院,司马懿等人举双手赞成,本来他们打算起名并州军事指挥学院。但高远认为这样就太过局限性了,他说道:“军事指挥学院,不单单接受并州的生源,也会对全天下招生。每年秋季招生,但凡有志之士,愿意为国家民族百姓出力者,皆可来报名,从优录取。”
从来没有人成立过这样的单位,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大批的有志之士前来报名,高远势力因此必定不断壮大。司马懿等人。对此钦佩不已。
演武场中,一千华夏一期学员,威武列队。
高远登上了点将台,大声讲道:“诸位将士。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
他遥指远处的军校大门,“这座门,绝不是晋升之门,反而是牺牲之门。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你我皆出身于寻常百姓之家,不能因为有了机遇,有了能力,就去做欺压百姓的事情。反而因为有了能力,有了机会,就要尽可能去为百姓做一些事情。”
“时至今日,天下大乱,亿万苍生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诸侯割据,不知保境安民,只知争权夺利。而今日我等。共聚于此,只为风雨同舟,共赴国难。解社稷与倒悬,救百姓于水火。”
“你们应该谨记使命,献身民族,报效国家,拯救百姓!”
谨记使命,献身民族,报效国家,拯救百姓!便成为了华夏军事指挥学院的校训。
就此。高远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学院,大批的军官因此培养了起来,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飞跃。
后一日。
高远这一段时间忙前忙后,作了许多事情。主公也是人。不能总是忙,如今各方面发展都很好,所以他终于能够有时间,陪陪自己的妻子。
府邸,后花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