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统论那一套-《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我说的谨慎一些,是要防止日伪方面利用这个机会向我们内部渗透。还有重庆方面形形**的特务组织。什么中统、军统,什么宪兵司令部,还有其他的什么各个战区的情报机关,我们都更要防备。”

    “尤其是主要针对教育界的中统局,渗透能力还是很强的。家中有什么重庆方面的高官不怕,有当汉奸的父亲也不怕,只要不是特务我们就欢迎。即便是一经查实了,也不要等同论处。”

    “考虑到目前国内政治环境和情况,我建议还是区别对待为好。对于日伪特务严惩,这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对于重庆方面派来的,我建议还是押解出境。如果有身份特殊的人,我看完全可以交给中央,换回一些我们被捕的人员。”

    “老李,我说这些不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我是想不要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对某些类似出身的人有歧视。中国的现状决定了,占国民百分之九十的连肚子都吃不饱的群众,是没有办法供养一个大学生的。

    “不说别的,在七七事变之前,除了师范类是免费的之外,各种大学的教育都不是一个普通人家能够负担的起的。不说别的,国立大学中学费最低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年是二十块银元的学费,就不是大部分的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

    “而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每年上百元的学费,更加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的。最贵的上海同济大学,甚至达到每年二百一十元。别说普通的老百姓,就是一般的中产阶级都负担不起。北平三十年代的一个普通警察,月薪是大洋六元,如果不贪不占的话,根本就无力负担一个大学生。”

    “再加上报名费、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等其他费用,一个普通农户就算不吃不喝,一年也只能勉强的维持一个学生,这还是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之下。如果遇到什么天灾**,或是赶上什么经济危机,或是粮食丰产粮价下跌,想要供养一个大学生,更加是一个吃力的事情。”

    “眼下国内能念的起大学的人,至少也要是一个中产家庭。所以学生们的背景复杂,也就不难想象了。尤其是我们重点招揽的理工科的毕业生,不能说没有,但是家里有点底子的还是占了大多数。”

    “除了像免收一切费用的师范学校之外,大学生的背景复杂一些,就不难理解了。我们不能一概以血统论,不能搞老子混蛋儿混蛋的那一套。还是一句话,人心一旦伤了,再想弥补就难了。国民政府还知道有教无类,我们总不能还不如他们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