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四章 英国人的垃圾-《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这种飞机在完成转换之后,在第一次出击配合太岳军区部队,轰炸山西境内重点封锁区域同蒲线的行动之中,出动的十八架飞机,在地面火力的拦截之下损失了十七架,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其中一架甚至是在投弹完毕拉起的时候,被地面日军使用步枪齐射给打伤,勉强挣扎脱离地面日军控制区后坠毁的,被三支步枪齐射打下來的飞机,而且这发击穿本应该是飞机最坚固部队的子弹,还是那种三八式步枪发射的。

    而在随后的封锁任务之中,因为航程相对较远,专门被用來执行封锁同蒲铁路和津浦线的这第一批七十架飞机,参战仅仅五天之后,就剩下三架还能勉强出动,剩下的不是被击落,就是勉强返航之后因为伤势过重而报废,其居高不下的战损率,创下了抗联航空兵自成立以來的记录。

    好在那些被击落飞机的空勤人员,大部分被负责地面封锁任务的太岳军区给营救回來,损失并不是很大,否则对于抗联航空兵來说,这个结果就更加难以接受,一次出击作战百分之九十九的战损率,自抗联航空兵组建以來,还是第一次出现。

    这种飞机不仅自己无法大规模的投入使用,甚至还牵扯到战斗机部队相当大的精力,因为沒有护航,这种飞机几乎沒有任何的生存能力,别说日本陆军最新式的战斗机,就是老式的九七式战斗机,都可以轻易的击落它。

    即便除了最初的几次之外,这种飞机每次出击航空兵都会派出战斗机护航,如果在沒有空中威胁之下,还会出手先为其清理地面防空火力,却依旧沒有能够显著的降低战损率,在不算长的参战时间之内,第一批投入作战的七十架飞机几乎百分之百损失掉了。

    在这场战役之中这种飞机不仅参战最晚,获得的战果最少不说,还是抗联装备的几种飞机中损失最大的一种,即便是身上即担负着争夺制空权,又要抽空兼职一下地面压制和火力支援的战斗机,损失也沒有它那么大。

    到了战役的尾期,除了两个中队被调往延安方面,当做摆设向某些方面示威,抽空飞几趟西安以及后套地区,以压制其某些方面有些蠢蠢欲动的心思,连带鼓舞大后方民心士气之外,基本上已经全部停止了在前线的活动。

    甚至在战役还进行之中,实在对这种在战场上几乎沒有任何生存能力飞机,已经忍无可忍的航空兵方面就打了报告,要求将这种飞机全部退出现役,还沒有完成更换装备的飞机,也停止了一切的改进。

    沒有办法这种高昂的损失,航空兵实在承担不起,宁愿将这些飞机留在后方,让它们自己慢慢的生锈,航空兵也不敢再冒着居高不下战损的危险,继续将这批飞机投入到一线作战使用。

    而沒有想到英国人会提供这么一批超级垃圾给抗联的杨震,接到报告之后,实在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当着皮尔逊和罗斯的面,阴沉着脸毫不犹豫的直接签署了同意二字之后,将这份报告拍到了这两个家伙的面前扬长而去。

    原本杨震还一直纳闷,英国人的这种至少在纸面上性能看起來还算可以的轰炸机,怎么在自己知道的历史之中一直默默无闻,即便自己这个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也从來都沒有听说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