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连刚刚上岸的英国十八师,在澳大利亚部队的带动之下,也出现了一定的混乱。甚至有的将军,真正的战役还没有开打,便已经将投降列上了日事议程。至于英属印度部队,则在日军印度独立的鼓吹和拉拢之下,出现了大批的叛逃部队。承担新加坡防守主力的英属印度的第三军,实际上已经彻底的垮掉了,东南亚混乱的局面,这种情况这让罗斯准将无疑很是不满意。但远离那里千里之遥的他,面对这种伦敦都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却是无可奈何。那么多的元帅和将军都毫无办法,更别提他一个小小的准将。 尽管这些东南亚战场上的实情,他坚决不会与抗联提起的。但是为了解决东南亚英军的困境,他唯一做的就是整天的催促杨震出兵,以及加大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日本飞机回援,牵制日军在东南亚战场上的攻势。 抗联计划中的攻势,已经成为这位罗斯准将甚至伦敦眼中,能制止住日本人攻势,给英国人争取喘息之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这位罗斯准将,包括他在伦敦和东南亚的上级,都相当悲观的认为,如果抗联再不出兵,士气高昂、战斗力强悍的日本人会一口气冲到缅甸,甚至印度的恒河大平原。 而皮尔逊则不断的要求抗联保持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力度,以吸引菲律宾战场上铺天盖地的日本飞机。当然铺天盖地的这个词,是皮尔逊自己说出来的。至于可信性多少,那么只有菲律宾战场上的日本人,以及在菲律宾战场上的美国人自己知道了。反正他认为抗联是肯定不会知道的。 其实眼下实际上进入菲律宾战场,对已经牢牢掌握了制空权,已经没有必要留下太多作战飞机的日军。早就将他们投入到菲律宾战场的航空兵,转向了荷属东印度群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方向。 而战斗机部队,相当一部分被调回了国,以加强本土的防空能力。甚至就连在菲律宾缴获的几部雷达,都被他们搬回了国。菲律宾的空中,已经是没有了任何的压力。那里此时已经丢掉马尼拉和几乎所有的大城市,撤到巴丹半岛的美菲联军眼下已经是苟延残喘的。 菲律宾战局,别说抗联并未轰炸日本海军基地。就算抗联将日本炸成一片平地,也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但皮尔逊却以这个借口,坚持要求抗联在获得美制重型轰炸机之后,加大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力度。 特别是各个海军修造船厂,以及海军飞机制造厂。美英两国在东南亚被日军零式战机打的太惨了,所有飞机只要出击,就基本上是有去无回。日本人在空中给美国人带来的压力,甚至还要过海面上。 因为美国人刚刚转交给了抗联一批重型轰炸机,使得这位色厉内荏的皮尔逊的坚持,还是相当有底气的。正像那位正在催促本土尽快将答应给抗联的战术飞机,尽快送到抗联手中的罗斯准将一样,都坚持认为这是抗联在三方同盟之中应该尽的义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