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日军内部的分歧-《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经过抗联调集的特种侦察部队,以及晋察冀军区专门组织的大量便衣队反复的清剿,以及采取了部分针对性的报复,消灭了二十多支日军便衣武装,以及小股的侦察部队,才降低了日军便衣武装的活动效率。

    但日军渗透进根据地的特务和汉奸,却是直到战役打响之前,也未能彻底的肃清。只是形势的发展,已经无法等到这些汉奸和特务的肃清。按照作战计划,抗联的部队在四三年十月初,便开始秘密进入华北地区。

    为了掩护抗联的部队进关行动,自九月末、十月初开始,晋察冀军区在八路军副总指挥的指挥之下,对晋察冀根据地外围,主要是平西和平北区一些日军据点,实施了大规模的拔点作战。

    并采取发动群众的大规模围困战以及围点打援的战术,将日军在密云和昌平山区的据点挤走,并攻占了涞源县城。打通了出山通道,保证了抗联的装甲集群取得进攻出发阵地。同时着手发动群众,加固平北和平西区的桥梁,拓宽山区公路。

    而在晋察冀军区不断采取拔点战术,清除根据地内日伪军据点的同时。抗联采取了车运与徒步行军相结合的办法,各个预定进关作战的部队,开始大规模进入热河以及察南区。为了掩盖战略意图,在东北战场上的抗联部队也采取了大规模的佯动。

    通过种种的努力,虽说未能完全瞒过日本人的情报系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搞乱了日军对战局的分析和判断。无论是关东军还是华北方面军,到四三年十月下旬都在向日军大本营高喊狼来了。

    对于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的叫喊,日军大本营紧急派出了教育总监飞抵北平,召开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联席作战会议,最终确定中国人究竟将攻击的重点放在那里。但此次作战会议,因为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之间的分歧太大,而并未答成任何的共识。

    华北方面军认为在去年东北共产军未能完成作战任务的情况之下,今年势必会放弃对南满的进攻,而大举入关以解华北共产军的困境。所以大本营目前最重要的是增援华北方面军,以保证华北的稳定。

    但关东军坚持认为从目前的整体态势来看,东北的共产军势必会大举南下,试图完全的夺取南满。以切断本土与支那内地之间的直接联系的同时,削弱帝国的军工生产能力。一旦南满丢失,那么对帝国的整体战略将会造成致命的损伤。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