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机遇-《边唐》


    第(2/3)页

    没想到唐军居然是在最高的地方进行伏击,这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被马璘抓住,他所有的希望都化作了泡影,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马璘能够放过他的孩子。毕竟他是汉僧,他的孩子也有着一半的唐人血脉。

    老和尚趴在地上,忍着痛疼苦苦的哀求着。马璘轻轻点了点头,嘴角现出一丝笑意。

    这运气还真是不是一般的好,明年就要兵发羌塘了,居然有这等收获。这些李迷夏家族的追随者,绝对值得好好利用一番。

    若是利用得当,当真是胜得十万雄兵!

    挥了挥手令亲兵们把老和尚拖出去关押起来,又命人去请几位心腹幕僚,马璘轻轻拍着椅背,忍不住笑出声来。

    “万里休言道路赊,有谁教汝度流沙?只今中国方多事,不用无端更乱华。”

    韩昌黎斥责译经僧人的这首诗,马璘是极为赞同的。僧尼不事生产,于国无用,马璘对于和尚们也没有什么好感。不过佛教虽是外来胡教,却已和汉族文化融为一体,想要割裂已不可能。

    这个时代多的是充满理想主义的僧人,愿意用生命来弘扬佛法。那些远涉流沙求取经书的僧人是这样的人,放弃长安的繁华不远万里来到安西的空见显然也是这样的人。

    根据马勇所说,显然空见已经完全掌握了李迷夏后裔。既是如此,完全可以通过他来控制李迷夏后裔。有了象雄王族这块招牌,明年兵发羌塘便是师出有名,高原上的吐蕃人也更容易被分化,不容易合力对付安西军。

    至于空见,以他对于弘扬佛法狂热的程度,只要许诺他在羌塘弘扬佛法,让他合作应该不是难事。空见是汉僧,汉僧对于大唐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用空见来控制象雄王族,对于明年兵发羌塘极为有利。

    ……

    隋唐之际,突厥为汉族祸患,控地万里,铁骑百万,然终败于中国者,非是因为大唐太强,实因突厥内乱。若非因突厥人不断相互攻伐,突厥汗国哪里会那么快就败亡。

    这里边自隋至唐长孙家族两代名臣多次远涉漠北,摇唇鼓舌离间分化,挑动突厥大小可汗相互攻伐,实乃首要之功。李靖三千铁骑灭突厥,被封为一代军神,然彼时突厥时已成为强弩之末了。

    太宗初等大位之时,尚且被迫在渭水边签下城下之盟,几年时间,国力又能强到哪里去。渭水之盟后过了几年突厥汗国便突兀覆灭,主因便是内乱,这其中有其内部大小可汗分立的因素,也和唐人的拉拢分化不无关系。若非是长孙家族这些人在漠南漠北多方奔走,苏定方李靖又怎么可能一举成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