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兵压境-《边唐》


    第(3/3)页

    陇右的战况无从得知,马璘只能确定哥舒翰不会战败,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为哥舒翰吸引到吐蕃军。

    安西军在这里杀了尺带珠丹的儿子,尺带珠丹却等了这么久才派军前来,这件事情怎么都透着诡异。

    自从杀死达扎路恭之后,大军生生在此地闲了快两个月,饱食温衣无所事事。羌人们倒是把受降城修成了,一座大城修得极为气派。

    斥候不断传递军情过来,汇集过来的情报越来越多。马璘也慢慢明白了,为何尺带珠丹为等这么长的时间才过来。

    这次来象雄故地的吐蕃大军,光精兵便有五万之数!

    在羌塘高原之上,道路崎岖调兵极难,五万精兵几乎就是一次大战能够出动的极限了。若是人数再多,根本就无法完成补给的问题,大军在半道上就要饿死。

    象雄人全部都聚集在了受降城附近,可以说是坚壁清野,吐蕃人在攻下受降城之前,根本不可能从象雄人这里得到一点儿补给。从逻些到这里几千里路,吐蕃人能出动这样一支大军,可谓是下了狠心。

    这里不比河源,吐蕃人想要劫掠也没地方。五万精兵加上辅助部队,尺带珠丹可谓也是势在必得。

    过了三日,斥候又有消息传来。这一次带着大军前来的,便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本人。

    显然这一次,尺带珠丹是彻底疯狂了。之前没有大军前来,是因为他在调兵遣将。

    也就是说安西军牵制吐蕃兵力的目的已经达到,不过这次不是牵制了吐蕃部分兵力,而是把吐蕃军的主力给牵制到这里了。哥舒将军在河源,想来胜得极为写意。

    这一战,不仅是尺带珠丹的复仇之战,也是决定吐蕃人国运的战争。

    此战不能胜,便代表着象雄国将重新出现在高原之上。

    不仅如此,尺带珠丹信奉佛教,和信奉苯教的大臣们早就矛盾重重,大臣们都是强部首领,手里都有势力,吐蕃军在河源的接连失利已经让大臣们极为不满,若是此战再败,事情极有可能变得不可收拾。

    唯一的儿子死在了唐军的手里,尺带珠丹必须要战胜杀死儿子的仇人,才能保住赞普家族的地位。若是此战败了,悉补野氏的地位就将岌岌可危。

    而对于马璘来说,这一战同样是只能胜,不能败!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