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入毂-《边唐》
第(2/3)页
剑水苦寒之地,极不适合生存,黠戛斯人世代在这里游牧渔猎为生。一直都有南下的打算。
突厥强盛之时,黠戛斯人依附突厥,实则自成体系,突厥人的势力无法真正深入到寒冷的剑水流域。回纥帝国建立,一统漠南漠北,黠戛斯人却从未归附回纥。这十几年来一直是和回纥人作对。
对于回纥人占据的相对温暖的燕然山,黠戛斯人一直念念不忘。在原本历史之上,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黠戛斯人趁着回纥大军助唐平叛后方空虚的机会,趁机越过贪漫山南下攻击回纥腹地,占据了大片区域,给回纥人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然而回纥毕竟势大,回兵之后与黠戛斯人决战,结果黠戛斯人遭到惨败,又逃回到了剑水下游,自此暂时消失在中原史册之上。
而黠戛斯人再次进入唐人的视线,已是公元840年了。蛰伏了近百年的黠戛斯联合葛逻禄、契丹、白头奚、室韦,组成了反对回纥的联盟,一举击破回纥汗国,取代回纥短暂成为了漠北草原的主人,终于是把燕然山收入囊中。
如今历史已经改变,回纥已被大唐灭国,听这老年使者话里话外的意思,黠戛斯部落酋长自认为和天可汗是同宗,认为这片土地日后就该是黠戛斯人的了。
反正是将死之人,狂妄些也没什么。酒足饭饱之后,马璘带着段秀实一干军将,亲自把老者送出三十里之外,说是敬重尔等乃天子同宗,这是尔等该有的荣耀。
使者们兴高采烈的离开,把这个消息带给坚昆都督。马璘回到仙娥河畔之后,命令大军立马开始做好准备。
黠戛斯吞并思结部落和拔悉密部落之后,丁口达到了二十余万,羊马不可胜计。这一次和黠戛斯部落的大战,将是大军离开漠北之前的最后一战,也将是杀人最多的一战。
在这几天之内,集结在这里的大军已经足够的多,杜怀光手下的北庭三军精锐还有来打顺风仗的两万西突厥杂牌军,如今都已从回纥牙帐赶到这里。而之前跟着马璘作为前锋后来留在了回纥牙帐的沙陀精骑,也已经赶到了附近。
这一战,马璘这边在兵力人数上已经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的一万安西新军甚至不用出战,用别的人马也可以轻松灭掉黠戛斯人。
眼下的黠戛斯人只是虚胖,虽然有了二十多万丁口,可是精锐都在和思结部、拔悉密部的血战之中消耗大半,能够上马作战的也不过是两万多人而已,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刚收降的回纥骑兵。
马璘让北庭三军过来,其实就是来捞取军功的,而让西突厥杂鱼兵和沙陀人参战,一来让他们亲眼见识一下安西新军的厉害,好好地震慑他们一下,二来也是利用他们擅长追杀溃兵的长处,尽快结束战斗。
当然还有一个目的,是让他们也消耗一些,比如沙陀这几千人马,一路上不知道掠夺了多少财富,都卖给了跟随而来的兴胡商人们,光占便宜哪成,必须得要去战场之上出点儿力。
马璘的大军驻扎不动,几千沙陀骑兵向北越过了仙娥河,进入到乌德犍山一个隐秘的山谷之中,段秀实跟去监督沙陀人,以防他们出工不出力。杜怀光和李栖筠带着北庭三军和两万西突厥杂鱼兵停在仙娥河南侧,靠着乌德犍山山麓布下营寨。
实力差距巨大,所以作战便没有丝毫的花俏。等到黠戛斯人到了安西新军面前,沙陀骑兵便会出来截住他们的后路,前方则是杜怀光的北庭大军,左侧是莽莽燕然山(乌德犍山),右侧是一万安西新军,一个简单的口袋阵,便要将二十余万黠戛斯人葬送在这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