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天生助手-《钟爱之国》
第(3/3)页
第一天的会议,叶芦伟充分发挥忽悠水平,用一个又一个大饼把大家的眼神终于调动得热情起来。
后世叶芦伟最佩服的高端人士,是那些带着一堆猪队友都能走向成功尖峰的人,比如某宝的马云。人家带领一堆地摊小贩,硬生生把地摊摆满了全球,这才是真正的大本事。
所以叶芦伟用人也不怎么挑剔,有执行力的团队,才是你自己的团队。再聪明能干,他不听话,那就是个二毛货,谁用都不顺手,只好自己去当领导。
自己又不能凝聚起一个团队自己当领导,那就是个北方说的棒锤,蜀川说的瓜批,终身都会一事无成。
后世的高效工作模式,还表现在会议效率上,五分钟发言已经是例会的最长容量。要知道某些大项目会有几十个单位参与,就算每家五分钟,一个例会也得开好几小时,大家也别工作了,天天开会就能把人开到退休。
叶芦伟今天的会议一是洗脑,二是分配大致的任务,这帮人他前一世多少都有些了解,谁擅长什么心里有数,所以也不用试探,昨天下午做好的每人一份书面任务书发下去,其中一个叫姜玉敏的美女任务最多,小组还没正式成立,所有的杂务和联络事项都堆在她的任务书上。
姜玉敏八八年大学毕业,嫁给了现在已升任三分公司副总的刘力刚,两人有一个今年刚两岁的可爱女儿。
后世满江虹那小姑娘没毕业前,姜玉敏给叶芦伟做了两年的副手,用着顺手得很。满江虹毕业后本来跟着叶芦伟当助手,叶芦伟很快发现那丫头有恋上自己的凶兆,把她扔回本专业去了财务部。
姜玉敏做惯了多年的副手,叶芦伟放她出去带团队单独做,第一个项目就结结巴巴,满江虹一走,叶芦伟用其它人也不顺手,干脆又把姜玉敏调回来任自己的助手。
现在的姜玉敏就有了优秀助手的潜质,看到自己拿到的任务书上,包括了成立项目小组要做的大量前期杂务工作,只抬眼看了下叶芦伟,又低下头去用笔勾出顺序和重点,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刘力刚和姜玉敏同年不同校毕业,本来是很幸福美满的一对。不过两人出身农村,特别是刘力刚家里弟妹多,还个个都有学习能力,不是高中就是中专和大学,经济负担全部落在他这个大哥身上。
刘力刚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没守住底线,做了中万局第一批进去的领导之一,虽然只有三年,局里后来还帮了点忙减少到两年,但大好年华中断了两年,等出来时早已经物是人非。
还好姜玉敏不离不弃,沉重的经济压力下被迫放弃了中万局的“铁饭碗”工作,出来打工。运气不错的是,打工的第一家单位就是叶芦伟所在广宏达,于是顺理成章地做了叶芦伟的助手,一直到叶芦伟消失前,姜玉敏都没再换过工作,兢兢业业很是能干。
刘力刚出狱后,无颜再进中万局,也来了广宏达,不过去了更高端的地产分公司,而不是叶芦伟的咨询分公司,因为吃了一堑,刘力刚发奋图强,很快就被郭佩佩发现提拔到地产公司总工的位置上,因为这家伙的前科,那是再不敢让他去当经理接触钱了。
还好刘力刚小时候出身穷苦,受了这两年折腾,回归坚韧本性,再不敢心高地厚,跟不离不弃的姜玉敏共同承担风雨彩虹,两人带着个可爱的女儿生活得有滋有味,也算是结局不错的人生赢家。
叶芦伟有机会帮姜玉敏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当然会帮她,看看能不能让刘力刚手脚放轻,逃过那一劫。
会议主题结束,叶芦伟没有宣布散会,而是要求大家就地研读任务书,有问题现场答疑,需要其它人协助的也现场解决。
这时候没电脑就是不方便,后世用惯了项目管理软件和大屏幕,叶芦伟相当痛恨现在这样的解决方法,很不直观不说,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就很绕。
叶芦伟要做的是一整个流域的系统项目规划方案,其中包括了很多会影响全部电站费用的细节内容,第一天的答疑简直是个混乱的菜市场,大家又还不熟悉项目,经常是这个电站的事又扯到那个电站,二号会议室很快就被图纸和资料堆满,叶芦伟四处解决大家的问题,根本没想起去看调成会议模式的传呼。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